Skip to main content
dentsu Logo

Global (English)

Dentsu Group ( English | 日本語 )

Language Menu

  • Africa (English)
  • Asia Pacific (English)
  • Australia (English)
  • Austria (Deutsch)
  • Benelux (Nederland | English )
  • Brazil (English | Portuguese )
  • Canada (Français | English )
  • China (中文 | English )
  • Denmark (Dansk)
  • Finland (Suomi)
  • France (Français)
  • Germany (Deutsch)
  • Greece (English)
  • Hungary (Hungarian | English )
  • India (English)
  • Indonesia (English)
  • Ireland (English)
  • Israel (English)
  • Italy (Italiano)
  • Japan (English | 日本語 )
  • MENA (English)
  • New Zealand (English)
  • Norway (Norsk)
  • Poland (Polski)
  • Southeast Europe (English)
  • Spain (Spanish)
  • Switzerland (English)
  • Sweden (English)
  • Taiwan (中文 | English )
  • Turkey (English)
  • UK (English)
  • USA (English)

Main Menu

  • 首頁
  • 關於我們
    •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
    • 品牌介紹
    • 永續發展
    • 台灣管理團隊
  • 案例作品
  • 電通智庫
    • 趨勢報告
    • 決策智慧
  • 最新消息
  • 加入電通
  • 聯絡我們

來嗑藝術季!

dentsu one Logo

挑戰​

藝術在台灣是個冷門的主題,而朱銘美術館舉辦戶外展覽「金山藝術季」,該如何宣傳才能吸引台灣人注意?我們發現,台灣人很少討論藝術活動,但「午餐」則是每人必備話題!因此,決定從台灣人每天關注的話題「午餐吃什麼」下手。

解決方案​

把金山藝術季的宣傳品做成不能吃的便當!外型逼真讓⺠眾以為是新口味便當,但裡面的每道菜,其實是各種可以在藝術季使用的物品!設計靈感源⾃金山在地⻝材,有鴨⾁導覽;地⽠地墊,讓⼈坐在草地上好好欣賞藝術品;⽩飯⽑⼱,擦去戶外逛展的汗⽔;蔬菜提袋,讓⼈輕鬆帶著隨⾝物品;滷蛋肥皂,洗⾛細菌、做好防疫。成功吸引民眾的目光與購買!便當選定在商業區大樓裡,人們天天造訪使用的午餐販賣機販售,讓販賣機成了最佳的藝術季宣傳攤位。

成果​

便當販售期間吸引各家媒體報導,在0媒體預算下創造超過700萬新台幣的媒體價值,更為展覽創造3倍觀展⼈次。

陪你瘋足球

藉由四年一度世界盃瘋朝,foodpanda與adidas攜手合作,創造嶄新的全渠道世足觀賽體驗

閱讀更多

就愛逗陣HOT

必勝客用比薩散播「愛與和平」,讓GenZ的世界再次回歸美好。

閱讀更多

零傷害比薩

必勝客推出只有一圈餅皮的零傷害比薩,在愚人節創造百萬圈粉之路。

閱讀更多

TOWNACE 文藝復興三部曲

以「新在地」的思維,載著逐漸消失的傳統戲曲,進入大眾的生活

閱讀更多

政策

  • 隱私權聲明
  • Cookies 政策
  • 反賄反腐政策
  • 行為準則

聯絡我們

社群連結

  • Visit us on Facebook
  • Visit us on LinkedIn
  • Visit us on YouTube

Notwithstanding any actions or statements by the Dentsu Group globally or outside the U.S., it will continue to abide by all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U.S.

Any statements or actions that purport to relate to the Dentsu Group and are inconsistent with U.S. law or guidance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and deemed, not applicable to the U.S.